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召开“三集三提”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4-06-14 09:38:36 阅读次数: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6月13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A3-202会议室召开“三集三提”集体备课会。

会议围绕课程专题化教学重难点、教学评价、实践教学(四史教育)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潘标老师认为:“纲要”课程重点在于讲好故事,讲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故事,突出重点。通过前后相因的个案链折射整个近代中国必然的历史走向,在认识具体而微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基础上总结历史规律,提升历史认知水平。而且,讲故事还要讲究教学方法。一是故事不是简单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讲历史要立足当下,要让学生在关注时政热点的前提下去认识历史,沟通历史与现实,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论;二是讲故事不是教师一个人讲,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师生、生生互动与辩难中讲。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多讨论,这既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薛凡老师认为,在课程教学中应将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合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以及教学对象的多样性,《纲要》课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都应有所区别。在教学内容上,《纲要》课的历史方面内容应概括而精炼,更加侧重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状况,而非进行全面深入的学术性探讨;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史论结合,在历史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论,使学生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历史的基本经验。董小梅老师认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是基础。集体备课可以起到开阔思路、丰富教学内容、交流教学方法等作用。集体备课的成果可成为教研室成员的共享资源。因此,做好集体备课是推进课堂革命的重要抓手。雷志松老师认为,提高教学实效性,一是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于“00后”大学生,网络不仅是获得知识最为有效的途径,还是“课堂教学”和“阅读书籍”的平台。二是要实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在于打破了“理论教学”的抽象性,而使价值观的“深刻道理”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容易接受,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要以问题导向展开课堂教学,注重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辨析。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高度政治认同。

最后,纲要教研室主任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目前纲要课程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作品如何向更高质量提升?教研室如何进一步凝练课程教学特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成果?下一步如何扩大本门课程在浙江甚至全国同类大学中的影响力?同时,期望教研室全体成员再接再厉,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